【台南市東區-景點】大東門城(三級古蹟)
介紹臺灣府城當然要先來看一下它的歷史,如果你真的很不想看這一長串的字的話,那麼就自動往下滑。(此篇文章內容擷取自維基百科及現場介紹牌等地方。)
【臺灣府城簡易說明】
●該城始建於雍正年間1723年,初建木柵城,後改以三合土為材,共有城門十四座。
●1752年的臺灣府城,建起了木柵城,城池輪廓出現雛形。
●1807年的臺灣府城,木柵城已改建為土城。
…………………………………………..
臺灣府城可分成『木柵城時期』、『竹城時期』、『三合土城時代』、『毀棄與拆除』。
【木柵城時期】
臺灣府城是因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於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臺灣知縣周鍾瑄開始修築木柵(備註一),在這個時期所築的府城只有七門。另一說法認為臺灣府築城是雍正三年(1725年),成大歷史系教授石萬壽依據《重修臺灣縣志》中『郡治設柵城時,知府孫魯令朝陽引路畫界,不害民居。』一文,認為知府孫魯亦與築城有關,但孫魯雍正四年方上任,知縣周鍾瑄也是雍正四年卸任,所以認為《大清一統志》所載之雍正三年築城較有可能。
(備註一)
長度在《重修福建臺灣府志》、《重修臺灣府志》和《續修臺灣府志》都寫說是2147丈(6.87km),而《重修臺灣縣志》和《續修臺灣縣志》是寫2662丈(8.518km),而在這個時期所築的府城只有七門。
【竹城時期】
雍正十一年(1733年)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為竹城時期。
由於雍正十年(1732年)的吳福生事件,在雍正十一年(1733年),福建總督郝玉麟奉旨加植莿竹以強化城防。而除此之外,還在小北門與後來小西門的位置建了大砲臺,在大西門外設四座敵臺,小北門外設兩座敵臺。乾隆元年時,始將七座城門改為石製,並建了十五座窩舖。而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時,臺灣知縣夏瑚又在莿竹外增植綠珊瑚這種有毒汁的灌木來進一步強化府城的防禦。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時,臺灣知府蔣元樞再補植莿桐與林投樹,並添建了小西門和整修砲臺與窩舖。
【三合土城時代】
從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到日本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大幅拆城為止為土城時期。
由於乾隆五十一年到五十三年(1787年至1788年), 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林爽文於彰化起事後,烽火蔓延全島。臺灣各地的城牆均由木柵或荊竹所築,除府城以外,其他四座縣廳城全部淪陷,曝露出木柵或荊竹不足 以防禦的缺點。事平之後,福康安、工部仕郎德成、福建巡府徐嗣曾提出將原來用荊竹為插的臺灣府城改建為土城,這項提議被予以接受。於是在乾隆五十三年到五 十六年(1788年至1791年)原本的木柵竹城便由臺灣知府楊廷理改建為土城。此次改建,最重大的變動就是將大西門往內移動約一百二十餘丈(400m),使五條港區成為城外。這時的府城城垣高一丈八尺(5.76m),頂寬一丈五尺(4.8m),底寬二丈(6.4m),城周兩千五百二十丈(8.064km)。
於是來臺處理的閩浙總督程祖洛奏請加蓋西外城。准奏之後,便依照舉人鄭朝蘭的建議在程祖洛的監督下『民捐民辦』,改建嘉慶十年(1805年)府城三郊為了防範蔡牽而加蓋的木柵,並開拱乾門、兌悅門與奠坤門,而府城大東門外也擴建了東外城,開仁和、東郭、永康三門。這一次的擴建,令城牆周長增加到兩千七百丈(8.64km)。
同治六年(1867年)六月與八月發生的暴風雨,令城廓倒塌極為嚴重,同治十三年(1874年)沈葆楨進行了臺灣城最後一次修築工程,修築時間為七月廿五到十二月十五(1874年9月5日-1875年1月22日)。
【毀棄與拆除】
日 本統治臺灣後引入西方都市計畫概念,認為城牆有礙都市發展且不再具有防衛意義,故逐步將之廢除。首先在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臺南停車場(即臺南車 站)啟用,當時鐵道直接鑿穿大北門與小南門附近城垣而過。而稍後陸續發佈的市區改正計畫,臺灣城大部分的城牆在這段時間遭到拆除,直到日治時期結束絕大部 份的城壁皆已消失。
現存城門的部分只剩下大東門、大南門、小西門以及兌悅門四座。城垣遺跡則有小東門一帶以及大南門一帶。
…………………………………………..
【臺灣府城最完整時期共有十四座城門】
–正城–
【大東門(東安門.迎春門)】、【大南門(寧南門)】、【大西門(鎮海門)】
【大北門(拱辰門)】、【小東門(鎮東門)】、【小西門(靖波門)】
【小南門(鎮南門)】、【小北門(鎮北門)】。
–西外城–
【拱乾門】、【奠坤門】、【兌悅門】。
–東外城–
【東郭門】、【仁和門】、【永康門】。
…………………………………………..
正城 – 大東門(東安門.迎春門)
【別稱】東安門、迎春門。
【創建】大清雍正三年(1725年)。
【位置】台南市東區勝利路口(Google地圖)。
【等級】三級古蹟。
【說明】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是第一座動工興建的城門,是一座木造有樓臺的柵門,由於城門位於東安坊,也稱東安門。1736年,改木道門為磚石城門。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爆發林爽文事件,事平之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城桓改為三合土,大東門改建為兩層的城樓,歇山重簷式屋頂,四周廊道,將臺灣府城各門的城臺加高,臺上建城樓,以加強府城的防禦能力。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政府發佈市區改正計畫,大東門被規畫為圓環綠園獲得保存。 (資料擷取自維基百科)
二次戰後,大東門遭違章建築佔用,城樓在民國四十一年(1952年)時便已拆除,民國四十四年(1955年)9月1日,颱風帶來的豪雨致使城樓崩塌,釀成慘案,十人當場活埋,大東門僅存基座。1975年修建城樓,古貌未減,窗的造型多變化,有書卷、扇形、方型、八角形。紅柱白牆。橙瓦燕尾,典雅穩重,配合臺南市觀光年的『臺南市整修名勝古蹟三年計畫』,政府乃於1977年將大東門依原來的外貌形式重建。1985年11月27日,大東門被政府公告為三級古蹟。 (資料擷取自維基百科)
大東門城樓高兩層,二丈八尺,為重簷歇山式結構,覆有橘色筒瓦。城樓四面壁身為白色,二樓開有八角窗和扇型窗,是臺灣現存最具規模的城樓。大東門的城臺為長條型花崗岩堆砌而成,城基宏偉雄厚,門洞居中,西側拱門上銘刻著『迎春門』,東側有石質橫額一塊題『東安門』。
因為位於交通要塞上,所以很少人會注意圓環上其實有一個班馬線和缺口能夠讓你進入到城門前拍拍照。
城門前的腹地不算小,在城門前還有四座24節氣神祇,還有2座牧童牽牛塑像,小時候都以為因為有小孩很孝順常常來這裡放牛所以被立了塑像,長大後才知道,臺灣府城的迎春禮,都定在每年『立春』節氣前一天,在大東門外春牛埔舉行。在農業社會,春耕是非常大事,迎春禮極為盛大隆重。昔日官方以布糊泥塑成春牛,並依年運五行,分別敷塗五色,旁立鞭芒神,乃值年太歲。立春前一天,臺灣知府率所有官員至春牛埔祭拜芒神、春牛,即為迎春禮。意為慶賀一元復始,春耕順利,祈求風調雨順、收穫滿倉。 (資料擷取自現場說明牌)
…………………………………………………..
●每個人對於口感及口味的喜愛和評斷皆不同,此為小編個人消費之分享。
●每個人對於景點、感受、喜愛皆不同,此為小編個人經驗及想法分享。
●文章的任何資訊(文字、logo、照片、產品…等),皆屬於小編個人、店家、提供者、相關單位及相關人員所有。
●此文屬於個人資訊分享,其內容中之活動、訊息、聯絡方式、產品、價位等,非本站必要更新之範圍,請依商家及相關單位公告為準。
●喜歡這裡的朋友都歡迎大家上來留言、分享資訊,把自己的經驗和我們分享喔!
●『南人幫Life in Tainan』也有粉絲頁喔!裡面都會有較即時的訊息和分享喔!這是在部落格裏面沒有的喔!
●部落格所用照片檔案皆壓縮過,主要在於資訊分享和快速瀏覽為主,所以品質上並非理想,請包涵。
●因有朋友在南人幫私訊留言分享自己的經驗,主要內容是說因為有人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分享一些地方和景點的地址,但人潮多了破壞也增多了。所以小編希望盡點自己的力量,以後有些文章,在文章中我們都只寫概略位置,如果您是真心想為了這塊土地保留些照片,在非破壞環境和不影響當地人情況下,請私下留言詢問正確位置,感謝…..
臉書留言